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Can monkeys help your investment?
----------------------------
In "Quirkology", prof. Richard Wiseman mentioned two famous/infamous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about monkey like portfolio on stocks. In both two experiments, one invested by a little girl via picking up scraps of paper and another by a champzine called Aula(in Chinese edition, "奥拉") via dart throwing, so called random selections beat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I was surprised at that time. How could this happen? As I know,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use logical/statistical mathematical tools analyse the stock information and gain market insights. Among them, 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 may be the most widely used one. And this field is not magic but has a formal academic name called "Econophysics"(see this book in Chinese). In this industry, Renaissance hedge fund may be the most famous company based on such models and gain great market success as well. Most of its employees are mathematical graduates from top US universities(however they lack Wall Street working background, and Wall Street is the famous place where top financial companies locate). They call themselves "Quants"(in Chinese 宽客)(see this book in Chinese).
Based on these facts, I think it isn't possible for them (those who use rigid mathematical models like Renaissance, not those in Wall Street) to lose. As for those in Wall street, indeed, Wall Street Journal established a contest between random selection of stocks and those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from 1988 to 2002. It is to respond prof. Burton Malkiel's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The contest ended without delaration of any winner. More details can be found here and here. The 14 contest's outcome seems interesting (the graph can be found here).
Though professionals beat the "monkeys" (dart selection), the percentages they outperform over them aren't larger enough.
I hope these words will help readers and myself as well:). For more info, pls google for keywords
"飞镖选股法", "darts portfolio" and "monkey business".
--------------------
Term explanation
- In English, monkey business originally means fraud business like Bernard Madoff but here it is really made by monkeys or random dart throwing.
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In movie: Nano-robot
Below is a sci-fi snapshot of nano-robot by artist Adam Baines. Imaging this guy come into your brain, will it be OK?
http://www.321design.com.cn/blog/attachments/month_0912/i20091215111917.jpg
Neural prosthesis and neural engineering
Thus we can divide neural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into those two way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has a subfield called neural prosthesis, neural regeneration, or neural restoration.(in chinese:神经修复)
Two important techs of neural prosthesis, cyborg( BCI or HMI ) and brain function enhancement drugs, are very similar to them. The former belongs to surgery, and the latter belongs to medicine.
I guess as for some molecule level, surgical operations will be useless because biostructure is too small. But at cell level, it seems both ways are OK. For larger biostructure, surgical operations will take its role. Am I right? Pls tell me your opinion. It would be highly appreciated.
------------------------
If disabled people use BCI they get cured. If normal people get it they become cyborg or human v2.0.
If psychiatric patient and those who have brain function disorder get enhancement drugs they get cured. If normal get them they become (no formal term) "superman"?
From patient to normal, neural prosthesis becomes neural engineering.
2009年12月16日星期三
Psychosocialpharmacology
But in completely different sciences such as social psychology which studies human behavior in social situations and pharmacology a so-called natural science or biological science, history tells us there was a wide gap. Now a Chinese scholar tries to narrow it by exclaiming a new discipline he calls "psychosocialpharmacology".
Chinese information could be retrieved here. His and his colleague's paper about it has been accepted by at least one journal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in pubmed).
2009年11月21日星期六
Positive Neuroscience awards
Today it suddenly comes to me the idea "Positive Neuroscience". When I google it, interestingly I find U. of Pennsylvania and Templeton foundation have established a award for innovative research in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y (which give insights about human positive mental function like happiness) and neuroscience.
Science had a report about it.
Submission of research has reached the deadline (Sep. 30, 2009). What a pity:).
Maybe it will become another research trend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r NBIC related topics.
---------------
或许出国的朋友都很清楚,美国的Templeton基金会是专门投资研究某些深奥哲学问题(或本质问题)的一个著名组织。例如进化能解释人类本性吗?
今天突然想到积极神经科学这个词,网上一搜。很巧,就在今年8月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Templeton积极神经科学奖,用于鼓励神经科学与积极心理学的交叉研究。
Science对它做了报道。
很可惜,我查到的时候该奖项已经停止了申请(该链接在大陆已被墙。。。)。
各位群里研究积极心理学的朋友,请多和神经科学家交流。这会是下一个热潮吗?
2009年10月29日星期四
“纳米机器人面面观”与“机器视觉”
Its chinese version (science.bowenwang.com.cn) offers a lot about advanced techs. Recently I saw two of them related to Brain Science.
One talks about nano machine by Jonathan Strickland. As in everyday experience, robots have some human like functions such as manufacturing, moving. So it has already been used at least in auto manufacture industry. Nano robot uses nano tech to produce robot that can reproduce itself using resources from the enviroment, like virus, and can move or repair some microstructures in human body, like cell. Most importantly, it can also be navigated/controlled using tracking tech like MRI outside human body.
However, what kind of material this little robot is made of is still unknown as I know. Possibly it is made by nano silicon tech or synthetic biology tech. Both have the chance to revolutionize what we call human. If you have played game Metal Gear Solid(TM) 4, you will see nano robots' function. In it, soldiers are controlled by it and become emotional modifiable, cognitive enchanced, and psychotelepathy among a group of soldiers because of communication ablity between nano robots.
Another article talks about computer vision. Here I will not cover the details because I don't know much about it. This tech may be useful in neuroscience/psychology simulation. Computerized human sense is the next frontier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Today's neurosciences related to 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ose done by neuroscientists, mostly cover topics like vision, memory. In engineering, those field will soon become computer X like topics.
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
【转载】美科学家首次成功遥控机械昆虫飞行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由美国五角大楼资助的机械昆虫研发项目的测试日前取得成功,在科学家当中引发了浓厚的兴趣。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开发人员对“机械甲虫”的测试取得了成功。视频片段显示,一名男子通过笔记本电脑,遥控甲虫在房间到处“飞行”。它一度被拴在透明塑料板上,微小的肢体随操作人员的操纵杆不断颤动。开发人员迈克尔·马哈尔比兹 (Michel Maharbiz)和佐藤隆(Hirotaka Sato)在接受最新一期《神经科学前沿》杂志采访时说:“我们通过一个安装有无线电的可植入微型神经刺激系统,演示了对昆虫自由飞行的遥控。”
据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学教授诺埃尔·萨基(Noel Sharkey)介绍,尽管控制诸如蟑螂等昆虫的尝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却是研究人员首次成功遥控飞行昆虫。最令他好奇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最终将应用于军事领域。据悉,开发人员在甲虫处于蛹期生长阶段时向其植入电极。
萨基教授表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对纳米技术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制作出能让我们做到这一点的微型探测器。将电子装置植入其神经系统控制肌肉,当它飞行时,如果你多给左侧的肌肉施以更多力量,它的飞行就会变得困难起来,这可以让你控制它的飞行方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使用的甲虫来自喀麦隆,有人手掌那么大,这让萨基迷惑不解。他说:“电子装置太重,小甲虫就无法携带其飞行。他们可以遥控甲虫的肌肉,但甲虫其实不能飞起来,我不太清楚他们是如何做的。我们谈论的是飞机或飞机模型等飞行物体的有效载荷,即它停留在空中时所能携带的有效载荷。”
“既然有了这些大个昆虫,他们就可以将电子仪器植入它的身上。例如,由于这项研究将应用于军事领域,它必须要携带GPS接收器和发射器,以便他们可以辨别飞虫所在的方位。”萨基还介绍说,如果没有安装适当镜头的摄像机,“机械甲虫”并不能顺利完成侦察任务。他说:“按照当前法律规定,使用这种装置法完全不合法。其他的用途还包括携带某种化学和生化武器,所以,个人可以从事暗杀活动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在研究报告中写道,机械甲虫可以充当“小型飞行器”的有用模板。资助这项研究的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一直在研制纳米飞行器(NAV)。据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官方网站介绍,纳米飞行器超小、超轻,长不足7.5厘米,重不到10克,“将为战斗人员提供史无前例的城市任务行动能力”。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表示,机械甲虫本身能“充当人员或陆上机器人不易靠近的地点的向导”。除了甲虫,他们还在研究苍蝇、飞蛾、蜻蜓,因为“它们都具有无与伦比的飞行能力,以及人们了解越来越深入的肌肉和神经系统”。萨基教授承认,这种概念变成现实或许还需要10年或20年的时间。
他笑着说:“这确实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家伙。我现在还能笑得出来,但这的确是一种危险的工具。还记得怀特兄弟吗?在很多喜剧电影中,当怀特兄弟尝试驾驶飞机飞行时,每一个人都嘲笑他们。现在,机械甲虫就处于这个阶段。”无论美国五角大楼的无人机舰队最终是否会装备昆虫发射或侦察飞行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都会增加我们对飞行的理解。萨基说:“揭示昆虫飞行动力学和生物力学之谜大有裨益。相比于军方,科学家从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会更多。”
更多阅读
英国广播公司相关报道(英文)
----------------
Comments:
Early this year, MIT technology review made biological robot as its 2009 ten major technologies(www.neurosociety.co.cc/2009/02/mit-2009.html ). Luckily, at the end of this year, this tech advances and comes into say for civil use, though some may think it has already been used in DARPA sponsered projects for military use.
I think this animal brain-machine interface is readable-writable. The future of it is awesome. As far as I know, most BMI techs of human are read only and those writable tech also can't be used in the cell level. So its pragmatic use is limited: for disabled and for playing games. However, implantable BMI for human,say Libra DBS like devices, may be of great use.
------
本博客评论尝试使用英文写作,练练英文啊:)
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
深度线索
脑中立即冒出一个概念:知觉的恒常性,同一个物体,你从不同的远近与角度看,物体在你视网膜中的成像会不同,但你并不会认为这个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马上翻阅《认知心理学》知觉.深度视学这一节:“当你开车时,你在用深度来估计迎面开来的车的距离,……,邻近刺激投射到视网膜上是二维的,而你知觉到的是三维空间,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人们利用的是深度线索。单眼深度线索(monocular depth cues)与双眼深度线索(binocular depth cues)。单眼深度线索包括: 插入(interposition) 空气透视(aerial perspective) 阴影(shading) 线条透视(liner perspective) 结构级差(texture gradients) 相对大小(relative size) 熟悉大小(familiar size) 运动视差(motion parallax) 调节(accommodation) 。双眼深度线索:辐合(convergence) 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
在平面图画上知觉到立体感就是利用这些单眼深度线索。要在平面图画上表现出立体感,就要在图画中展示这些单眼深度线索。
记得,小学数学老师张国义,一次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体。刚开始不知道在画什么,一个正方形加上几个模七竖八八的线条。画好后我很惊讶,黑板上呈现的是一个正方体。完全想不到一个正方形加上几个不规则图形会表现出立体效果。
这些天,学习flash,换个方式观察习以为常的事物,思考事物在视网膜的,而不脑中的图象。在画图中利用好深度线索,绘出更具真实感的图。
wikipedia depth perception
2009年10月12日星期一
转载-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意义
Elinor Ostrom
Indiana University
只关注其中一位诺奖得主
恭喜奥斯特罗姆成为200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
"for her analysis of economic governance, especially the commons"
伊莲娜·奥斯特罗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首次发给女性,罗宾逊夫人曾与之失之交臂。她的获奖的另外一个意义是多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支持神经经济学。
2009年10月9日星期五
每日心理学之看穿心理学
今天带来的是一个总结,主要是因为与心理学家所具有的洞察能力有关的学术成果都已经出书了,而且有中文版。
因为我本来专业不是心理学(辅修的),所以常听人说心理学能看穿别人。以前我曾经接触过一些企业界的朋友,听他说他认识一个心理学的人通过一支笔、一张纸,让被测者转一下笔就能知道它大概是什么样的人。当时他这么一说我也知道那是瞎扯,真正的测验肯定没有看上去那么伪科学,当然排除例如沙盘游戏这样的投射测验(便于非专业人士理解,再说一个测验:罗夏墨迹测验)。
无论你是否属于喜欢心理学的人,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年轻女性对星座的爱好本身就表明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缺口存在,亟需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进去填补。而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我们也会被经常问到“你能看出我在想些什么吗?”。呵呵,当然我也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但是当时我的回答是我能(至少部分能,至少只要你还没老就能看出你是真笑还是假笑)。
为什么心理学家或者心理学专业学生对这类问题嗤之以鼻呢(不要怪我没做调查,我想每一个心理学的学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还不够专业,更深的原因是学校里的心理学不会教或者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所以当别人问起来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无言以对,凭借大陆的心理学水平,我想这个只能是无奈的现实。
但是现在好了,网络与出版业的相对自由带给我们很多课业之外心理学的东西。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例如津巴多的经典教材《心理学与生活》,还有lie to me,criminal minds等心理学甚至神经科学(Mr. Brain,不是特别相关)相关的美剧日剧。欣喜的是,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了与今天的主题相关的书,之前也有写过相关的文章(艾克曼与lietome,非言语行为与看穿,criminal minds的犯罪心理画像)了,今天在这里汇集到一起做一些分析。
对于日常应用来说,这三者基本可以涵盖行为科学分析的大部分了。
首先扯一点普通心理学,情绪的外在表现分为言语、非言语行为(面部表情、语言音调和各种肢体动作)。
艾克曼的与面部表情、言语、语言音调有关系,与之相关的书包括《情绪的解析》,《说谎》。
而乔·纳瓦罗(前FBI特工)与马文·卡林斯(心理学家)的《牌桌阅人术》(中文版)涵盖了大部分非言语行为,之前介绍的也是纳瓦罗的书,但不是这本,似更加详细并且严谨。
犯罪心理画像就不用说了吧,不过这个只是针对犯罪者,所以用在普通人身上不靠谱。这里有犯罪心理画像的豆列,感谢那些criminal minds粉丝辛苦收集。
最后再闲扯一点,想要了解更多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固然《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条路。但是这条路是给心理学入门学生的,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也可以通过《怪诞心理学》(豆瓣上这本书最近很热门,本博客也曾介绍过quirkology)来了解心理学,至少会教那些单身男性怎么写报纸征婚广告。
综上所述,心理学与脑科学那么有趣,为什么还要在这门学科外驻足?
另,不久我会推出神经教育学与韦钰院士的专帖。最近发现该院士还领导着国家级的教育科研与改革项目,需要好好研究一番。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终于更新了
另外,co.cc免费域名被GFW了,各位国内的朋友要访问要翻墙,所以请多去论坛。等我毕业后,会购买一个info或者com域名,那个时候会好一点。
最近的新体验不是很多,大致说来有三方面。
1.open MRI
MRI技术有时候真的能让人打开眼界,这次的更新有2个和MRI有关。最近看日剧Mr.Brain,了解到里面的MRI机器的正式名称是open MRI。据dixin的博客留言所说,open MRI使用了永磁体而非超导体,就技术实现来说,永磁体肯定是没有超导体强的,所以估计3T(只有3T才能做功能MRI)是别想了。但也正是因为永磁体的关系,open MRI能做成开放式而不是超导MRI的圆筒封闭式。估计GE之类的公司不生产open MRI。我以为这种设计是解决幽闭症患者的恐惧问题。真得很期待MRI技术的新发展,特别是portable MRI。
2.白质fMRI成像
最近因为搞裂脑人论文,观察到fMRI的技术有新的趋势,可以做白质的功能成像,这个完美了,呵呵。
原来MRI技术主要是做结构MRI(成像大脑的灰质,不知道是否有白质,但考虑到DTI,估计没有白质),后来又有了fMRI,做灰质的功能成像。与fMRI一起发展起来的技术是DTI,专门用来成像神经纤维(白质),现在终于有了白质的fMRI成像(在发展中)。这一条技术路线给人的感觉很顺畅,说不定最后MRI机器连TMS脑刺激都能做了。
抱歉:Gazzaniga的文章错了,做白质fMRI的文章应该是:
Fabri, M., G. Polonara, et al. (2001). "Posterior corpus callosum and interhemispheric transfer of somatosensory information: An fMRI and neuropsychological study of a partially callosotomized patient."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3(8): 1071-1079.
3.合成生物学与生物砖(bio-brick)
合成生物学是工程学发明的名词,说白了就是利用可控的分子过程体外重建一个细胞、一个组织、甚至是一个生命。这些东西在自然界不一定有,也可以是全新的形式。而生物砖就是指这些可控的分子过程,就像砖块,一块块砌在一起,整体的生命就出现了。知道这些还要拜我校脑所的同学们,他们一位师兄的演讲,让我了解了生物砖的概念。如果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生物砖概念和Fodor的认知模块说很相近。
这里我提出一个自己的想法:虽然生物砖的说法很好理解,但根据他们的实际演示,我觉得这不是一块砖,可能是功能上相对独立的一个分子作用网络(或者分子回路,类似于电路里的某种简单回路),说砖不是很贴切。。。
----------------
好了,同学们。BTW,我在顺便啰嗦下这个博客的规划。虽然这个博客目前流量还不是很高,但我想把它一直做下去,可能也作为我的创业计划的一部分。定位还是以与脑科学相关的新技术(并且要有产业化前景)为主,脑科学(NBIC)新的理论/科研进展、科研经验等作为辅助内容。最终的希望是以杂志的形式线下出版,当然,里面的内容肯定没有线上那么三言两语那么简单了。希望大家持续关注,谢谢:)
2009年8月31日星期一
坎德尔《新闻周刊》-A Biology of Mental Disorder
理解心理疾病的生物学会让我们对心灵的认识产生飞跃。它不仅能告诉我们一些破坏性疾病。也因为这些是我们思考和感觉的疾病,所以它还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心灵是怎样运作的。1983年当James Gusella和Nancy Wexler追踪导致亨廷顿病的基因时,我天真地以为我们已快获得这些知识了。那时我希望10年内就能找到导致精神分裂、抑郁症、自闭症的基因。从那以后科学家们为找到这些做了很多努力,走了很多弯路,只是进展甚微。
在过去的几年中,遗传学的某些进展给了我们重燃希望的理由。既然现在我们能研究人类整个的基因组,那么我们就不用孤立地研究一个或几个基因。因此未来10到20年会比过去20年得到更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项重要发现是基因组比预计的更加变化多端,这被叫做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下称CNV)。它是指染色体通过复制或删除自己的一部分来加强或者抑制某些基因的功能,这一部分通常包括几个或者数万个基因。CNV的著名例子是额外复制第21个染色体会导致唐氏综合症。最近发现这种变异在人群中非常常见。
称为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s)的CNV可能和自闭症有关系。这种突变只会在身体的一个地方出现-精子或者卵子,并且在人类长大后生育下一代时突然现身,只在下一代身上出现症状。这符合自闭症的模式。这种遗传疾病在家族中有时出现:一个孩子得了自闭症,但是妈妈没有,爸爸没有,其他兄弟姐妹都没有。父亲或者母亲可能把这种变异传递给他们孩子中的某一个,即使变异之发生在他们的精子或者卵子中,而不是其他细胞的染色体上。孩子获得了这种变异并且会把它再传给自己的后代。新生突变可以解释最近几年自闭症的真实发生率。(自闭症病例数的增加部分也是因为更好的诊断水平(译者加:计算真实发生率时要去除这些病例)。)现在发现这类变异通常发生在30岁-40岁年龄段的末期以及40岁以上有小孩的人-这部分人近几年其人口有一定的增长。CNV和罕见的新生突变可能也是精神分裂的风险因素。
科学家在发现抑郁、焦虑和强迫性神经症的生物标记物方面也在取得进展。标记物在理解精神紊乱的生理基础、客观诊断、治疗效果等方面是关键,对预防高风险的精神病也是如此。
过去十年精神病学最让人信服的进步和基因组学没有一点联系。这种进步是用来严格、科学地检验某种心理疗法的有效性。这不会让人感到惊讶。现代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主要发现之一就是教育、经验、社会交流会影响大脑。当你学过一样东西并记忆它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基因在特定的脑细胞里开关,导致神经细胞间形成新的突触。至于心理疗法之所以有效并能产生持久的、通过学习变化的疗效,是因为它能在大脑里产生稳定的生理变化。我
们现在用脑成像技术开始测量这种变化。如果一个患了强迫性神经症或者抑郁症的人接受了心理治疗,而且治疗是成功的话,治疗就会导致这些疾病的生物标志物逆转。
总之,这些进步会开启治疗抑郁症、双向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药理学这些病症的研究已经停滞了数十年。在这条路上我们也能发现我们自己是谁。
Kandel,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因他对记忆的分子机制研究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奖。他是《追寻记忆的痕迹》的作者。
-------
帖子作者翻译的:)
2009年8月18日星期二
[麻省理工] 【视频】神经经济学 (Neuroeconomics)
Title: Neuroeconomics
* R% V5 Z8 U/ s- X. W% H1 ESpeaker: Drazen Prelec
! L$ T. x. d' {. {1 d2 S, L
3 V8 C3 V9 ], G" v1 \2 LJune 7, 2008 4 s( \* Q$ d/ v `; h, h9 H
Running Time: 0:54:31
2009年8月16日星期日
NeuroFocus 通过收购 Neuroco 进驻英国及欧洲市场
加州伯克利2009年3月12日电 /美通社亚洲/ -- 迅速发展的神经营销学领域的世界领导者 NeuroFocus 宣布,该公司已经签署了一份收购 Neuroco 的协议。这一举动表明了该公司全球扩张的下一步计划,在此之前,NeuroFocus 已经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通过在日本和韩国等几个重要亚洲国家获得新的大客户拓展了自己在亚洲的业务。
NeuroFocus 和 Neuroco 均为未上市公司。此次收购的条款尚未公布。Neuroco 今后将作为NeuroFocus Europe 运营。
总部位于加州伯克利的 NeuroFocus 被评为向全球客户提供基于脑波的营销研究的最大供应商,这些客户包括多个行业的《财富》(Fortune) 百强企业。尼尔森公司 (The Nielsen Company) 是 NeuroFocus 的一个战略投资方。
总部位于英国萨里的 Neuroco 将成为 NeuroFocus 在英国的运营基地,并将继续在英国和全欧洲扩大基于脑电图的市场研究的应用范围。Neuroco 的客户包括天空广播公司 (Sky Broadcasting) 和二十世纪福克斯 (20th century fox) 以及涉足汽车、包装消费品、饮料、休闲和零售行业的其它公司。
NeuroFocus 和 Neuroco 合作进行的基于脑电图的神经测试通过测量脑波来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力、情感投入以及记忆留存水平。从这些数据中还可得出说服消费者、提升知名度以及创新的指标。由于许多大公司发现了可靠的神经测试所带来的独特战略优势,因此神经营销行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NeuroFocus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 K. Pradeep 博士表示:“此次合并标志着我们国际化发展的下一步计划,也表明全球商界已经认识到真正基于脑电图的神经测试是唯一值得信赖且具有科学依据的市场研究,它所提供的结果不仅可供行动参考,具有成本效益,而且拥有独一无二的精确度和相关性。我们曾放眼全球,寻找一个与我们一样以客户为中心,而且拥有与 NeuroFocus 同样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样基于脑电图的脑波测试技术以及同样深厚的营销经验的公司。我们在 Neuroco 发现了这一切。”
神经学测试源自致力于大脑疾病和脑部环境研究的神经系统科学实验室的近期研究成果,它为企业提供了最精确、可靠而且能够指导行动的知识,即了解消费者大脑深层潜意识对刺激作出的真正反应是什么。
对消费者的这种了解至关重要,因为,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最初购买兴趣、购买意向和品牌忠诚度都是在潜意识层面上形成的。全脑脑电图测试和分析是最准确的神经学测试形式,因为脑电图传感器能够以每秒2000次的速度,从多达128个不同的脑部分区获取脑电波信号。
NeuroFocus 和 Neuroco 还利用眼动追踪和皮电反应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在消费者对产品设计和包装、品牌和营销产生何种反映以及零售品牌如何被认识等方面获得最全面的了解。
NeuroFocus 已凭借其专有技术和方法获得众多专利。在所有神经营销学公司中,该公司拥有最大的规范化数据库,其中包括数面向千种广告类别和产品的模板。
Neuroco 负责人 Thom Noble 担任 NeuroFocus Europe 董事总经理,他将带领 NeuroFocus 将业务拓展至英国和欧洲其他市场。Neuroco 科学部主管 Darren Bridges 将担任 NeuroFocus Europe 实验室业务部主管,负责协调 NeuroFocus 英国及欧洲实验室的科研活动。
Thom Noble 在评论此次收购时表示:“能够成为 NeuroFocus Europe 并为英国和欧洲客户带来世界神经营销学黄金标准令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也很自豪。现在我们的重点是将我们对英国和欧洲市场独特需求的了解与 NeuroFocus 的知识、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经验相融合,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无与伦比的产品和服务,使他们能够凭借神经营销学在当前困难的经济环境中获得急需的经济收益。”
Neuroco 董事长 Peter Laybourne 将与 NeuroFocus Europe 合作,并继续担任 Fathom International Ltd. 领导职位,Fathom International Ltd. 是世界领先的品牌策划和研究公司之一。
英国地区神经营销学最早的开拓者、Neuroco 研发部主管 David Lewis 也将与 NeuroFocus Europe 合作。
NeuroFocus 和 Neuroco 都成立于2005年。
NeuroFocus 简介
NeuroFocus Inc. 是将神经系统科学知识和专长引入广告、营销、产品开发与包装以及娱乐领域的领导者。该公司将源自伯克利、麻省理工学院 (MIT)、哈佛大学 (Harvard) 以及希伯来大学 (Hebrew University) 在神经系统科学和营销方面的博士级学术专长与顶级业务管理和咨询经验相结合。
NeuroFocus 客户包括汽车、包装消费品、食品和饮料、金融服务、互联网、零售以及其它许多行业的《财富》(Fortune) 100强企业。娱乐业客户包括广播和有线电视以及电影业的大型公司。尼尔森公司 (The Nielsen Company) 是 NeuroFocus 的战略投资方。
Neuroco 简介
通过与领先的跨国公司客户合作,总部设在伦敦的 Neuroco 被公认为全球第一家利用脑电图技术的神经营销学机构。Neuroco 团队率先在广告、新产品开发构思和设计工作、包装开发、感官测试和购物者研究等众多研究领域采用了神经学和生物测试方法。
他们的业务涵盖产品设计研发、营销传播、客户/交易营销代理,其经验涉及快速消费品 (FMCG)、广播和娱乐,媒体和汽车业。
---------
附:neurofocus公司的网址
http://www.neurofocus.com/
2009年8月7日星期五
Human v2.0和盲人用导航帽
什么是human2.0呢?网上查了下没有明确的定义,但BBC有个报道说是2029年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了。结合上面的技术,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人类由于装上了很多原本属于机器的部件(例如机械手臂、机械脚),人类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生物体。而机器装上了很多原本属于人类的生物器官(为什么机器人就不能用人类的眼球来看东西呢),他们也不再是单纯的机械体。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给人类安装机械部件最重要的学科是生物医学工程,和神经科学心理学相关的话,脑机接口、植入性神经芯片都属于这些技术。对于机器安装生物部件最重要的学科是合成生物学。细节不清楚,不过前提是这些器官能在体外合成吧,合成生物学就能做到这一点。
之后会不会出现animal2.0、plant2.0呢,因为MIT techonology review09年将昆虫机器人列为重要的技术进展哦:)拭目以待。
参考来源:livescience
附:关注google的我了解到google似乎对technology singularity非常热衷,这个概念所指的含义和Human v2.0差不多ms。
------------------
盲人导航帽不算什么特别的新玩意儿。就是给盲人安装一个帽子,可以将各种视觉上的障碍转换成声音的导航地图放给盲人听。有导航犬的话这是不是多此一举呢?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吧。
此仪器由英国Bristol大学开发而成,尚处于实验室测试阶段。
2009年8月1日星期六
NIH Launches the Human Connectome Project to Unravel the Brain’s Connections
这个是Zack Lynch主导的组织National Neurotechnology Initiative去美国国会争取来的结果。即便是在经济危机的今天,仍然让NIH拿出3千万美金去做人类脑连接性的脑影像图谱(果然美国人很会烧钱),而且这个project名称也非常“宏大”(宏大的东西往往做的事情不见得宏大。。。):Human connectome project(HCP)。
-----
Zack Lynch的原文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lueprint for Neuroscience Research, a program targeted for additional federal support in the National Neurotechnology Initiative, is launching a $30 million project that will use cutting-edge brain imaging technologies to map the circuitry of the healthy adult human brain. By systematically collecting brain imaging data from hundreds of subjects, the Human Connectome Project (HCP) will yield insight into how brain connections underlie brain function. This project will be viewed in time as spark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important innovations that will help accelerate the the Neuro Revolution.
Three imaging techniques that will be used to carry out the HCP may include: (1)High angular resolution diffusion imaging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HARDI), which detects the diffusion of water along fibrous tissue, and can be used to visualize axon bundles. (2) Resting state fMRI (R-fMRI), which detects fluctuations in brain activity while a person is at rest, and can be used to look for coordinated networks within the brain. (3) Electrophysiology and 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 combined with fMRI (E/M fMRI), which adds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ain's electrical activity to the fMRI signal. In this procedure, the person performs a task so that the brain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that task become active. Sinc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researchers will combine these brain imaging technologies to systematically map the brain's connections, the HCP will support development of new data models, informatics and analytic tools to help researchers make the most of the data.
--------
NIH的原文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lueprint for Neuroscience Research is launching a $30 million project that will use cutting-edge brain imaging technologies to map the circuitry of the healthy adult human brain. By systematically collecting brain imaging data from hundreds of subjects, the Human Connectome Project (HCP) will yield insight into how brain connections underlie brain function, and will open up new lines of inquiry for human neuroscience.
Investigators have been invited to submit detailed proposals to carry out the HCP, which will be funded at up to $6 million per year for five years. The HCP is the first of three Blueprint Grand Challenges, projects that address major questions and issues in neuroscience research.
The Blueprint Grand Challenges are intended to promote major leap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brain function, and in approaches for treating brain disorders. The three Blueprint Grand Challenges to be launched in 2009 and 2010 address:
-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adult, human brain
- Targeted drug development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
- The neural basis of chronic pain disorders
"The HCP is truly a grand and critical challenge: to map the wiring diagram of the entire, living human brain. Mapping the circuits and linking these circuits to the full spectrum of brain func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is an old challenge but one that can finally be addressed rigorously by combining powerful, emerging technologies," says Thomas Insel, M.D.,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 which is part of the NIH Blueprint.
Scientists hav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human brain since the 1800s. Some parts of the brain serve basic functions such as movement, sensation, emotion, learning and memory. Others are more important for uniquely human functions such as abstract think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brain regions are important for shaping and coordinating these functions, but scientists know little about how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uman brain connect.
"Neuroscientists have only a piecemeal understanding of brain connectivity. If we knew more about the connections within the brain – and especially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change – we would know more about brain dysfunction in aging,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addiction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 says Story Landis, Ph.D.,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NINDS), also part of the NIH Blueprint.
For example, there is evidence that the growth of abnormal brain connections during early life contributes to autism and schizophrenia. Changes in connectivity also appear to occur when neurons degenerate, either as a consequence of normal aging or of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s.
In addition to brain imaging, the HCP will involve collection of DNA samples,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behavioral data from the subjects. Together, these data could hint at how brain connectivity is influenced by gen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in turn, how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brain connectivity relate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Primarily, however, the data will serve as a baseline for future studies. These data will be freely available to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he complexity of the brain and a lack of adequate imaging technology have hampered past research on human brain connectivity. The brain is estimated to contain more than 100 billion neurons that form trillions of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 Neurons can connect across distant regions of the brain by extending long, slender projections called axons – but the trajectories that axons take within the human brain are almost entirely uncharted.
In the HCP, researchers will optimize and combine state-of-the-art brain imaging technologies to probe axonal pathways and other brain connections. In recent years, sophisticated version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ave emerged that are capable of looking beyond the brain's gross anatomy to find functional connections. Functional MRI (fMRI), for example, uses changes in blood flow and oxygen consumption within the brain as markers for neuronal activity, and can highlight the brain circuits that become active during different behaviors. Three imaging techniques are suggested, but are not required, for carrying out the HCP:
- High angular resolution diffusion imaging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HARDI), which detects the diffusion of water along fibrous tissue, and can be used to visualize axon bundles.
- Resting state fMRI (R-fMRI), which detects fluctuations in brain activity while a person is at rest, and can be used to look for coordinated networks within the brain.
- Electrophysiology and 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 combined with fMRI (E/M fMRI), which adds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ain's electrical activity to the fMRI signal. In this procedure, the person performs a task so that the brain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that task become active.
Sinc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researchers will combine these brain imaging technologies to systematically map the brain's connections, the HCP will support development of new data models, informatics and analytic tools to help researchers make the most of the data. Funds will be provided for building an on-line platform to disseminate HCP data and tools, and for engaging and educating the research community about how to use these data and tools.
"Human connectomics has been gaining momentum in the research community for a few years," says Michael Huerta, Ph.D., associate director of NIMH and the lead NIH contact for the HCP. "The data, the imaging tools and the analytical tools produced through the HCP will play a major role in launching connectomics as a field."
The field of neuroscience emerge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when scientists observed individual brain cell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n, researchers have made breathtaking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anatomy, cell biology, physiology and chemistry of the brain in both health and disease. Yet many fundamental questions remain unanswered, including how brain function translates into mental function and why brain function declines with age. Advances in neuroimaging, genomics,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ve put us on the brink of another great era in neuroscience, when we can expect to make unprecedented discoveries regarding normal brain activity, disorders of the brain and our very sense of self.
The mission of the NIMH is to transform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illnesses through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paving the way for prevention, recovery and cure.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the NIMH website.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 The Nation's Medical Research Agency — includes 27 Institutes and Centers and is a component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It is the primary federal agency for conducting and supporting basic,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and it investigates the causes, treatments, and cures for both common and rare diseases. Visit the NIH website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NIH and its programs.
The NIH Blueprint for Neuroscience Research is a cooperative effort among the NIH Office of the Director and the 15 NIH Institutes and Centers that support research on the nervous system. By pooling resources and expertise, the Blueprint supports transformative neuroscience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ools, training opportunities, and other resources to assist neuroscientists.
Press Contact(s)
Daniel Stimson
NINDS Press Office
301-496-5751
stimsond@ninds.nih.gov
Marsha Love
NIMH Press Office
301-443-4536
NIMHPress@nih.gov
2009年7月25日星期六
脑刺激——下一个审讯工具
现在TMS也来了。
但是这次是以严谨的peer review刊物来的,或许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吧。
via
Behavioral science and the Law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2239989/abstract
Tools for noninvasive stimulation of the brain, such a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and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 have provided new insights in the study of brain-behavior relationships due to their ability to directly alter cortical activity. In particular, TMS and tDCS have proven to be useful tools for establishing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behavioral and brain imaging measures. As such, there has been interest in whether these tools may represent novel technologies for deception detection by altering a person's ability to engage brain networks involved in conscious deceit. Investigation of deceptive behavior using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is at an early stage. Here we review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in the study of deception. Whether such approaches could be use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of deception by altering a person's ability to engage brain networks involved in conscious deceit remains to be validated. Ethical and legal consequ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a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Behavioral Sciences & the Law
Volume 27 Issue 2, Pages 191 - 208
Special Issue: The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 of Moral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Law
Published Online: 5 Mar 2009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
Bruce Luber, Ph.D. *, Carl Fisher, B.S., Paul S. Appelbaum, M.D.§, Marcus Ploesser, M.D.§, Sarah H. Lisanby, M.D.§
email: Bruce Luber (luberbr@pi.cpmc.columbia.edu)
*Correspondence to Bruce Luber, Division of Brain Stimulation and Therapeutic Modulatio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New York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 1051 Riverside Drive, Unit 21, New York, NY 10032, U.S.A.
Division of Brain Stimulation and Modulatio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and New York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
Psychiatry, Law and Ethics, New York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Funded by: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
wow,又是DARPA
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
Zack Lynch关于神经技术的书出版了
"When I started reading this book, I thought Lynch's observations were rather hyperbolic. By the time I finished the book, I was stunned to realize that his points are not only rational but of urgent importance. Avoid reading this book at your peril."
- Vint Cerf, Chief Internet Evangelist, Google Inc.,
also known as the "Father of the Internet"
The Neuro Revolution
How Brain Science Is Changing Our World
Published by St. Martin's Press
History has already progressed through an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an information revolution. THE NEURO REVOLUTION: How Brain Science Is Changing Our World (St. Martin's Press) by Zack Lynch foretells a fast approaching fourth epoch that will yet again transform how humans live, work and play. Neurotechnology-new tools for both understanding and influencing our brains including brain imaging-is now being applied not only to breakthrough medicine but to almost every aspect of human endeavor, from financial markets to law enforcement to politics to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artistic expression, warfare, and even to religious belief.
TNR CoverBy telling us the stories behind the brilliant people leading this worldwide revolution, taking us into their laboratories, boardrooms and courtrooms, Zack Lynch illuminates a unique, insider's glimpse into the startling future now arriving at our doorstep. The insights and revelations within THE NEURO REVOLUTION will foster wonder, debate, and in some cases consternation. Above all, though, they need to be understood by those who will be most affected-all of us.
THE NEURO REVOLUTION is the first book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impact brain science will have on law, marketing, financial markets, education, national defense, religion, investing, healthcare, government and entertainment. Moreover, the book describes a new tool through which to view the future, Time's Telescope, which draws upon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to project into our common future.
ABOUT THE AUTHOR
ZACK LYNCH is the founder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Neur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 a global trade association representing companies involved in neuroscience, brain research centers and patient advocacy groups. He is also the co-founder of NeuroInsights, the world's leading market research firm covering the neurotechnology industry.
Please visit The Neuro Revolution website for more advance praise, information on book tour, or to purchase the book. To interview the author please contact Nadea Mina, Publicist, 646-307-5573, Nadea.Mina@StMartins.com.
The Neuro Revolution
How Brain Science is Changing Our World
By Zack Lynch with Byron Laursen
Publication Date: July 19, 2009
St. Martin's Press // Trade Hardcover
0-312-37862-9 // $25.99 // 256 pages
2009年7月19日星期日
Brain stimulation combined brain imaging
Volume 13, Issue 7, July 2009, Pages 319-327
Concurrent brain-stimulation and neuroimaging for studies of cognition
Neuroimaging can address activity across the entire brain in relation to cognition, but is typically correlative rather than causal. Brain stimulation can target a local brain area causally, but without revealing the entire network affected. Combining brain stimulation with concurrent neuroimaging allows a new causal approach to how interplay between extended networks of brain regions can support cognition. Brain stimulation does not affect only the targeted local region but also activity in remote interconnected regions. These remote effects depend on cognitive factors (e.g. task-condition), revealing dynamic changes in interplay between brain areas. We illustrate this with examples from top-down modulation of visual cortex, response-competition, inter-hemispheric rivalry and motor tasks; but the new approach should be applicable to many domains of cognition.
Article Outline
Introduction: causal roles for specific brain regions within extended networks in support of cognition
Concurrent TMS–fMRI reveals remote effects of brain stimulation
Concurrent TMS–EEG also reveals remote effects of brain stimulation
State-dependence of remote effects in concurrent TMS–EEG
State-dependence of remote effects in concurrent TMS–fMRI
Concluding remarks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
attached:
(Real time fMRI maybe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i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9, 720-729 (September 2008) | doi:10.1038/nrn2414
Opinion: Applications of real-time fMRI
A Robot That's Learning to Smile
The UCSD robot watches itself to learn how to pull new facial expressions.
Courtesy of UCSD |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who demoed a realistic-looking robot Einstein at the TED Conference last February, have now gone a step farther, infusing the robot with the ability to improve its own expressions through learning.
Previously, the head of the robot--designed by Hanson Robotics--could only respond to the people around it using a variety of preprogrammed expressions. With 31 motors and a realistic skinlike material called Frubber, the head delighted and surprised TED conference goers last winter.
Inspired by how babies babble to learn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e UCSD researchers have now given the Einstein-bot its own learning ability. Instead of being preprogrammed to make certain facial expressions, the UCSD robot experiments in front of a mirror, gradually learning how its motors control its facial expressions. In this way, it learns to re-create particular expressions. The group presented its paper last month at the 2009 IEEE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According to a press release from the university,
Once the robot lear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ial expressions and the muscle movements required to make them, the robot learned to make facial expressions it had never encountered.
Such an expressive robot could be useful as an assistant or teacher, or just as a means of learning more about how humans develop expressions. But a robot that watches itself in a mirror, practicing and improving how it looks, seems like another step into uncanny valley.
2009年7月14日星期二
日本科学家正在研制机械-昆虫混合体
东京大学教授RyoheiKanzaki研究虫 脑30年,现在是昆虫-机械混合体领域的先锋人物。他的终极目标是理解人脑并重建因伤病而损害的连接,为此先仔细研究了神经元较少的虫脑。经过百万年的进 化,虫脑可控制复杂的动作,比如在飞行中捕食一只甲虫。RyoheiKanzaki希望能人工重现虫脑。他说,如果能用电路重现虫脑,那么就可以通过调节 大脑回路去控制一只真脑。
雄蚕蛾可以根据气味或体外激素追踪雌性蚕蛾一公里,Kanzaki小组已经成功地“重写”了一些蚕蛾的脑回路,用修改基因的方法让它们对光反应而不是气味,或者对其它蛾类的气味产生反应。在另一项实验中,一只雄蚕蛾被绑在类似玩具电动汽车的装置上,研究人员用雌性体味诱导它向左或右拐弯。他们发现,蛾子可以控制汽车,并可以很快适应汽车控制方式的变化。Kanzaki说昆虫或许有象人那样驾驶汽车的潜能。
建造一只比真的蠕虫爬得慢的虫子是没有意义的,他希望造出比昆虫活体强大得多的虫-机混合体。"
来源:solidot
按:脑机接口的技术看来有两类:一类是人的脑机接口(主要通过ERP、NIRS等技术)。这种技术通常都只能用在残障人士、玩游戏、意念控制家电上。还有一类是动物脑机接口,似乎这类比上一类更有应用前景,因为昆虫、老鼠等可以到达人类到达不了的区域。MIT技术评论曾把这类技术评为2009年十大技术(insect-machine hybrids)。
当然上面都是通过机器控制脑去间接控制生物体,看上去没有多少技术的想象力。还有一类会发生伦理问题,就是通过生物大脑去控制机器,或者把人脑的某个组织替换成机器。为什么这两个没有多少媒体报道呢?看起来这与国防有关系,相对机密。毕竟DARPA的人很聪明,为什么要把这两个违反伦理(可能也违反法律)的技术公之于众呢。但无论如何,这都会使得一个国家的军队力量提升。
2009年7月5日星期日
一个用flash视频演示生物(神经)实验的网站
今天发现的这个网站包括神经科学的视频实验。目前最新发表的实验protocol(生物实验意义上的procedure)是波士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学者对一种“活化石”动物神经电测量的实验视频。
细看了下,过去发表的还包括对海兔的实验过程。
资源比较丰富。但是还不够丰富。。。例如上面并没有说他们的一些实验器具到底是买的还是自己做的。
2009年7月4日星期六
2009年6月27日星期六
2009年6月19日星期五
一种生物性的“不要惊恐”按钮?
以下为转载内容:
----------
据6月19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一种转运蛋白配体(或称结合分子)看来能够抵消在小鼠以及人类中的焦虑症和惊恐发作,而且它没有与其它的当前疗法相关的负面的副作用。 这些发现表明,这种叫做XBD173的配体可能成为一个安全及快速起效的抗焦虑症的良好的候选药物。目前的诸如benzodiazepines的疗法常常存在有害的副作用:如镇静、耐受或在长期使用之后会出现戒断症状等。抗忧郁症药物有时也被用来治疗焦虑症,但它们的疗效仅仅是在几个星期的治疗之后才会出现。 为了寻找新的治疗方法,Rainer Rupprecht及其同僚给实验室大鼠施用了XBD173。他们观察到,XBD173几乎能够立刻防止惊恐行为的发生,而这些大鼠不会出现耐受性或任何有害的副作用。他们接着在70位健康男性中进行有关的研究,其中还包括一个服用安慰剂的小组。他们发现,XBD173可快速启动一种抗焦虑反应且不会在长期使用之后出现任何的戒断症状。 文章的作者说,XBD173可通过调节抑制性的神经递质GABA来促进其镇静效果。他们表示,这种配体可被考虑在未来用于临床。
###
Article #19: "Translocator Protein (18 kDa) as Target for Anxiolytics without Benzodiazepine-Like Side Effects," by R. Rupprecht; D. Eser; T.C. Baghai; C. Schule; C. Nothdurfter at 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in Muenchen, Germany; R. Rupprecht; G. Rammes; C. Nothdufter; R. Landgraf; F. Holsboer at Max Planck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in Munich, Germany; G. Rammes at Technische Universitat in Munich, Germany; T. Troxler; C. Gentsch; H.O. Kalkman; F. Chaperon; V. Uzunov; K.H. McAllister; A. Floesser; K. Kucher at Novartis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in Basel, Switzerland; V. Bertaina-Anglade; C. Drieu La Rochelle at Biotrial in Rennes, France; D. Tuerck at Roche in Basel, Switzerland; B. Kiese at Novartis Pharma in Basel, Switzerland; M. Schumacher at INSERM in Paris, France.
原文摘要信息
2009年6月14日星期日
全球首例经储液囊脑室内干细胞移植手术成功
河北省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6月10日称,全球首例经储液囊脑室内干细胞移植手术在该院成功完成,患运动神经元两年多的姜先生在该院神经内科接受了此手术。
据介绍,两年前辽宁患者姜先生突然感到嗓子不舒服,后来出现言语困难,逐渐发展为全身无力、不能行走、连头都难以支撑,只能进半流食,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内科主任冯连元告诉记者,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侵犯运动神经细胞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这种病被喻为“神经癌”,目前世界上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神经癌”按照常规手段治疗,需通过腰穿对患者移植干细胞,这样干细胞从腰部逆流达到脑部病变部位时会衰减很多,难以保证最佳治疗效果。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神经内科主管医生邢红艳决定采取一种新的治疗办法。6日下午,该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联手通过经颅立体定向手术将一储液囊植入患者头皮下。10日,神经内科将干细胞通过储液囊移植到脑室内,手术获得成功。
据邢红艳介绍,这个储液囊可以反复使用数百次,干细胞会随着脑积液循环达到脑部任何部位,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此例手术的成功可能会引发一场干细胞移植手术方式的革命,患者以后每次接受干细胞移植时,不需再做腰穿,只需通过储液囊皮下移植即可,疗效达到最大化,手术风险降到了最小化,并且减少了患者精神上的恐惧。
-------
由于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出于宗教原因而废除了医用干细胞研究之后,中国似乎得到了一些超前的契机。当然,关键技术如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仍然在别人手里,只是美国本土对生物学phd需求不多(这一点方舟子似乎提到了),所以中国还是有发展前途的。期待神经修复学早晚演化为神经工程学。
A Robot That Reads Your Mind?
Date:6/12/2009
Researchers program automatons to anticipate human needs
FRIDAY, June 12 (HealthDay News) -- European researchers say they have developed a robot that anticipates a human's needs.
The robots, built by members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Joint-A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were programmed to help a person put together a complicated toy. Because the robot knows the toy-building process, it observes the person's actions, such as what part the person is holding, and deduces what it can do to help, such as locating the proper tool needed for assembly.
"The robots observe behavior, map it against the task and quickly learn to anticipate [partner actions] or spot errors when the partner does not follow the correct or expected procedure," one of the researchers, Wolfram Erlhagen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ho in Portugal, said in a news release from the commission.
This development could lead to robots that act more like human companions -- making decisions by anticipating or questioning actions rather than just mimicking or repeating pre-programmed instructions.
The scientists relied on previous research that found people have "mirror neurons" in the brain that try to understand an activity when observing someone doing it.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brain actually records what another person is doing so it can repeat it or find a complementary action.
"Our tests were to see whether the human and robot could coordinate their work," Erlhagen said. "Would the robot know what to do next without being told?"
The scientists programmed the robots to deal with possible mistakes by asking their human partners to clarify their intentions if their actions might have multiple conclusions. For example, if a particular toy piece could be used in several ways, the robot would ask what the partner planned to construct.
"Our robot has a neural architecture that mimics the resonance processing that our human studies showed take place during joint actions," Erlhagen said. "The link between the human psychology, experimentation and the robotics is very close."
More information
The JAST project has more about its robotics projects.
SOURCE: European Commission, news release, June 5, 2009
'/>"/>
Copyright©2009 ScoutNews,LLC.
All rights reserved
美《大众科学》评出2009年度发明
04“喉语”翻译器
大西洋月刊:长达70多年的纵向研究
如果存在幸福公式,会是什么样子?爱+工作+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对268名男子进行了长达72年的跟踪调查,从他们进入大学,奔赴战场,成家立业,生育子女,一直到退休终老。堪称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全面的社会科学实验。那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当格兰特研究的对象纷纷退休。韦兰特已经追踪他们有1/4个世纪,至此,他已经找到预测健康老去的7大因素。除了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外。其他因素包括:教育、稳定的婚姻、不吸烟、不酗酒、适当运动、健康的体重。
去年秋天,我在哈佛大学的一间资料室里度过了一个月,希望发现美好生活的秘密。这间资料室属于“成人发展研究计划”,是历史上时间最长,也许还是最昂贵的心理和社会学实验,历时七十多年。计划开始于1937年,研究对象当时都是哈佛大学的二年级学生(全部为男性)。
从读大学、参加二战、结婚、离婚、职业升迁,直到退休,这些人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心理测试、回答调查问卷、接受采访。研究者收集的个人档案和未经编辑的字典一样厚。它们全部被锁在波士顿芬维公园后面的一间办公室里。那个房间朴实无华,铺着米色地毯,挂着普通荧光灯。里面除了社会科学调查问卷,还有成堆的数据表格、一台 1993年产的苹果电脑。唯一缺少的是最早用于数据分析的IBM打孔卡。
过去42年,心理学家乔治·韦兰特一直是这些人生资料的主要监管人、调查者兼分析者。他自己的人生也被编织进这项研究,二者密不可分。现在,韦兰特即将退休(他已经74岁),研究对象们有一半已经离开人世,仍然活着的一半已年近90岁。现在正是为这项漫长研究进行总结的好时候,为此,我需要随意查阅研究对象的资料,而从前这是只属于研究者们的专利。
韦兰特在年轻时爱上了纵向研究,这类研究需要在长时间里跟踪调查少数样本。1961年,在马萨诸塞州精神病中心担任住院医生时,韦兰特对两位狂躁抑郁症患者产生了浓厚兴趣。25年前他们被诊断患有不可治愈的精神分裂症。韦兰特开始寻找其他处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的患者的病历。“当初留下这些记录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韦兰特告诉我,“但它们是记录此时此刻的确切信息,没有经过记忆的扭曲。”1967年,在跟踪研究吸毒者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哈佛大学的“幸福生活研究”,深受震动。他说,“能够在如此充裕时间里,深入研究人生,跨越这么长的岁月,就像获得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只不过观测的对象是人生。”在亲身参与这一研究,可以接触研究材料后,他像个捡到宝贝的孩子,兴奋地向自己的心理医生炫耀打开档案柜的钥匙。
阿里·博克是一位直率,没有废话的医生,出生于爱达荷州,上世纪30年代接管哈佛大学公共卫生服务部,和他的赞助人W·T·格兰特(一位百货公司经理)一起策划了这个研究项目。 1938年9月,博克在文章中写道,医学研究过于重视病患;把人体分割成症状和疾病,从100个专业的角度做管窥,这样永远无法回答最迫切的问题———人要怎样生活才能幸福。博克说,他的研究将以“独立自主的”大学生为对象,重点研究“塑造正常年轻人的力量。”他对正常的定义是,“具有构筑成功人生的情感和心理因素。”
博克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集合了医学、生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各个学科的专家。通过健康数据、学业成绩和哈佛校长的推荐,最终选择了2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大多在1942年至1944年期间进入大学。研究者从各个可以想象的角度,用所有能够获得的工具对学生们进行了测量。从主要器官功能、运动5分钟后肌肉乳酸水平到嘴唇的大小都被记录在案。当时最先进的脑电图仪被用于测量大脑活动,信手涂鸦也成为分析性格的途径之一。社会工作者挨个进行家访,收集的信息巨细毕究,包括男孩什么时候停止尿床?什么时候开始认识性?有无家庭病史?他的父母和亲戚的状况。男孩们接受了罗夏墨迹心理测试,上交了笔迹样本,和心理医生进行长谈。他们还被扒光衣服,接受全身测量,因为根据当时盛行的全身颅相学,从一个人的身体比例可以推断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博克野心勃勃,对这一研究计划寄予厚望。1942年,他告诉哈佛大学学报,他的此次研究的目标之一是“缓解这个世界的不和谐。”甚至有报道把它和苏格拉底、伽利略和巴斯的实验相提并论。事实上,一开始,研究人员大多受到各自科目的局限。从他们的研究论文标题可见一斑:《血压和年轻人健康的关系》、《男性姓名用法观察》。早期研究的最大用途也许是方便了二战征兵者挑选士兵。
多数纵向研究因为投资人期待立竿见影的成果而半途夭折。W·T·格兰特也不例外。他的耐心坚持了10年,之后就断绝了研究经费。上世纪40年代末,洛克菲勒基金会注意到这一研究,并表示兴趣,资助人类学家玛格丽特·兰提斯追查到几乎所有(少数几个除外)研究对象的行踪。但是,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研究再次陷入困境。最初的研究人员相继离开。该计划最后只剩下心理学家查尔斯·麦克阿瑟一人独立支撑。问卷调查的频率减少到两年一次。由于赞助者变成了菲利普·莫里斯烟草公司。调查的题目也增加了吸烟习惯?喜欢什么品牌的香烟?其中一个问题“如果你从未吸烟,为什么没有?”大有引诱人尝试吸烟的嫌疑。
研究似乎离其初衷和伟大目标越来越远。
但正如韦兰特所指出的,纵向研究,正如葡萄酒一样,越来越成熟。随着格兰特研究(因为最初赞助人为W·T·格兰特,所以得名)的对象进入中年———上世纪 60年代,他们进入不惑之年———其中有人取得巨大的成功。有4人曾竞选美国参议员,一人曾任总统内阁要员,一人成为总统,一人成为畅销小说作家。但是在耀眼的成功下面隐藏着灰暗的阴影。1948年,20名研究对象出现严重精神病症状。到50岁时,几乎1/3的实验对象都曾出现过韦兰特所谓的“心理疾病” 危机。在哈佛毕业生成功人士的外表之下跳动的是脆弱的心脏。阿里·博克百思不得其解。1960年他告诉韦兰特说,“被我选中时,他们都是健健康康的。肯定是那些精神病专家坏的事。”
研究对象141号
他怎么了?
141号出生在富有家庭,他家的豪宅有11个房间,3个浴室。他父亲是一名小有成就的医生。大学二年级时,他对自己的父亲的评价是,聪明、有趣、有耐心。“虽然偶尔会被孩子们气得大发雷霆,但从不会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他的母亲爱好绘画,是重要的董事会成员。在他的眼里她“有艺术气质”,思想民主。
孩提时代,141号擅长各种体育运动,和两个姐妹相处融洽,经常上教堂。每年年末,他和主日学校的同学一起研究社区里的贫困家庭,决定圣诞礼物篮子该送给谁家。垃圾工人的妻子听说他患上小儿麻痹症后伤心地哭了。但他很快就战胜疾病,恢复健康。他说,“我的人生中从未出现过大问题。”社会工作者家访之后认为,141号的家庭“美满和睦。”
在哈佛,他依然耀眼。“也许比其他格兰特计划的孩子更出众。”研究者评价说,“他展示了超人的个性:稳重、有智慧、良好的判断力、健康、理想远大。”基本上研究者们都被他所征服,成了他的粉丝,形容他是“最可能达成理想的人。”在空军短暂任职后,141号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他说自己从事的是能帮助别人的职业。“我们的人生只是暂时借给我们的,我们有机会和特权最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
结果呢?他结婚后,接受了一个海外的职位,开始吸烟、喝酒。1951年,在31岁时,他写道,“说到我的心理面貌,一个逐渐显露的重要特征是‘敌意’,在早年,我曾以没有这样的阴暗思想而自豪,但现在看来,它们只是被深深隐藏起来,我不愿意并害怕面对它们。”到35岁左右,他几乎消失影踪,不再反馈调查问卷。“拜托,拜托……让我们了解你的消息,”1967年韦兰特在给141号的信中恳求。他回信说会去大学拜访他,会认真填写最后一份调查问卷,可是,当研究者再次得知他的消息时,他已经因为突发疾病去世。
韦兰特医生找到了141号的心理医生。医生说,他似乎无法长大,他和一个有精神病倾向的女孩发生婚外情,变得越来越不修边幅。他对父亲日益不满,觉得他冷漠,霸道。他对母亲的评价也从民主变成了专横。她让他觉得自己是那个显赫家庭的耻辱。他的父母最终离婚。
在最后的日子里,141号“无法安定下来,”据一位朋友说,他“漂泊不定”,住在船上,吸大麻,但仍然保持幽默感,喜欢毫无预兆地朗诵拉丁诗歌,参加过各种心理治疗小组,有时参加和平示威。这位朋友还说141号是他遇到过的“最复杂,又最有魅力的人之一。”141号的讣告写得很漂亮,他被描绘成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战斗英雄、和平斗士、棒球迷。
在韦兰特所有的著作中,格兰特研究对象的身份一直保密。少数几人公开承认自己是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华盛顿邮报》编辑本·布拉德利。布拉德利在他的自传《美好人生》的开篇就讲到他第一次拜访格兰特研究办公室。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也是研究对象之一,但他的资料早已被调走,直到2040年方能解密。当然,身世显赫死于暗杀的肯尼迪绝非博克所设想的“普通人”。然而,这更能说明问题。研究者的初衷是把人生分割开来,摆放在一片片玻璃载片上,准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但是,人生太庞大、太古怪、太多悬念、太多矛盾,无法被装进一个简单的“成功人生”概念。阿里·博克想要一个简单的是否答案。但事实证明,对于人生这个问题绝不能用“是”或“否”来回答。研究对象的人生复杂而充满矛盾,研究方式也不同于普通科学实验,需要一个故事叙述者的想象力和圆滑技巧。
格兰特计划在乔治·韦兰特身上发现了讲故事者的技巧,而韦兰特找到了他所需要的数据。韦兰特身材高大,一头银发,有一对擅长表达情感的眼睛和一个深沉的嗓音。他出身豪门,颇有贵族气质,但又像许多心理学家一样感情外露,有些心不在焉,不拘小节。一位同事回忆他曾穿着拖鞋去上班。像他的许多研究对象一样,韦兰特的天赋和才能也被需求和痛苦所塑造。韦兰特出生于1934年,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大萧条时代,他家还有一名护士、一名女仆、一名厨师。他的父母的爱情故事像童话一样浪漫。他们在墨西哥城相遇。她是一位美国银行家的女儿,他是一名发掘阿兹特克人文物的考古学家。乔治两岁时,他父亲“从印第安纳·琼斯变成了普通上班族,”他先后担任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馆长。乔治说,他是个成功的人,很少表现出自我怀疑或抑郁。但是,1945年,他却突然自杀了。他妻子在游泳池边发现了他的尸体,旁边放着一把左轮手枪,嘴里有一个致命弹孔。他的大儿子乔治当时只有10岁。
很快在悲剧周围落下沉默的帷幕。“按照W A SP(祖先是英国新教徒的美国人)传统,”韦兰特说,“对这事的处理原则是,‘尽快把它放到一边。’”他的母亲苏珊娜·贝克·韦兰特带着孩子迁居亚历桑那州。“我们再也没有回去过。”乔治的弟弟亨利·韦兰特说,“我们甚至没有参加父亲的追悼会。好像从此和过去的生活一刀两断。”
几年后,韦兰特家的邮箱收到哈佛大学寄来的他父亲的校友会请柬。乔治把请柬带在身上好几天,不时拿出来看一眼,上面有他父亲的同学们当年的照片和当时的近照。短短篇幅之内,20岁的青年变成了中年人。那时,乔治的心里就埋下了纵向研究的种子。1967年,格兰特研究的对象返回大学参加第25次校友会。韦兰特33岁。他将用余生跟踪这些人的人生。
韦兰特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本人复杂的性格最终在研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哈佛医学院毕业后他在马萨诸塞精神健康中心担任住院医生,之后又就读于波士顿心理分析学院,他称那里是“弗洛伊德思想的殿堂”。他学会了各种正统理论,包括用文学方法解读人生。与此同时,他也接受过严谨的实验科学培训,曾在斯金纳实验室担任过两年实习生,主要研究鸽子和猴子的神经传递素水平。
心理分析学的基调是悲惨的;弗洛伊德认为“正常”是“理想主义的幻想”,还公开宣称只要能把“歇斯底里的痛苦变成普通的不愉快”就很满足了。与之相对的,现代社会科学却乐观地相信人生的秘密能够被赤裸裸地剖开。韦兰特是一个带悲观色彩的乐观主义者,这不仅指他的经历也指他的品位。在他的书桌上放着一封他手下的住院医生写给后辈的信。建议他们多读田纳西·威廉姆斯的《玻璃动物园》、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因为,韦兰特常常会引用这些晦涩的文学作品。韦兰特还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作品和黑色幽默作家查尔斯·亚当斯的卡通。当他的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他喜欢给他们讲一个阴暗的童话故事。说一群住在伊甸园里的随遇而安的小熊遭到更聪明强大的外来熊族侵略,沦为奴隶。“这个故事让我嚎啕大哭,”韦兰特的女儿安妮回忆说,“我父亲却觉得它很有趣。我想他大概是要告诉我‘这就是人生现实。’”
虽然喜欢戳穿理想主义的肥皂泡,但韦兰特的性格中乐观的成分居多。他说有个故事最能概括他的乐观性格:一位父亲在圣诞前夜分别把一块金手表和一团马粪装进了两个孩子的袜子。第二天早上,第一个孩子拿着金表来找父亲,愁眉苦脸地说,“爸爸,我不知道该拿这块表怎么办,它太脆弱了,很容易坏。”另一个孩子兴奋地大叫说,“爸爸!爸爸!圣诞老人送给我一匹小马,能找到它藏在哪里就好了!”
这个故事命中韦兰特对研究所采取的角度。他提出的核心问题不是研究对象在人生中遭遇的麻烦多少,而是他们如何应对这些麻烦。他最关心的问题是“适应性”,或者说对痛苦、冲突和危机的无意识反应。安娜·弗洛伊德在其父亲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说,适应(又叫“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思想和行为,它们能够塑造———也有人认为“扭曲”一词更为恰当———一个人对现实的认知。
韦兰特解释说,防御是基本生理反应,只不过是心理上的。就好比,我们切伤了皮肤,血液会立刻凝结。类似的,当我们遭遇无论大小挑战———亲人的去世或鞋带断掉———防御机制引导我们游过情绪的沼泽。正如凝结的伤口可以让我不至于流血致死。防御机制既可以成为救赎,也可以毁掉我们。韦兰特把防御由坏到好,分成4类。
最底层是最不健康的,或者说是“病态”的适应,比如妄想狂、幻觉、夸大,虽然对于动用这些防御的主体,它们可能是一种适应现实的手段,但在其他人看来却是疯狂。紧接着上面一层是“不成熟”的适应,具体表现包括被动攻击、忧郁症、想入非非。它们虽然不像病态适应一样让人孤立,但也有让人无法亲近的效果。“神经质”的防御在“正常”人中并不罕见,包括理智化、情感抽离、压抑,韦兰特说具体表现可能是“貌似无法解释的幼稚行为,记忆空白,或者无法接受某些感官信息。”最健康,或者说“成熟”的适应包括无私、幽默、未雨绸缪、升华(为情感找到宣泄口,比如把攻击性用到体育运动中)。
韦兰特认为“适应”源于痛苦经历,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断完善。以格兰特研究中的两名男子为例,暂且把他们分别叫“大卫·古德哈特”和“查尔顿·塔里唐恩。两个人都在孤独和恐怖环境中长大。古德哈特生长在一个蓝领阶级家庭,有一个顽固的酒鬼父亲,母亲”神经质、易怒、爱焦躁不安,是个杞人忧天的人。“塔里唐恩家庭比较富裕,住在条件优越的郊区,但他同样有个嗜酒如命的父亲,他的母亲郁郁寡欢,一副随时想要自杀的样子。古德哈特后来成为民权运动领袖。韦兰特认为他是”成熟“适应的典范,擅长寻找情绪宣泄口。在古德哈特40多岁时,格兰特研究评定他是所有研究对象中心理适应性最好的人之一,心理健康程度位居第5名。与此同时,塔里唐恩却排在倒数第5名。他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后来不再行医改为政府工作,3次离婚,习惯用酒精和药物麻醉痛苦。韦兰特认为他是”神经质“和”不成熟“防御的代表。长期吸毒后,塔里唐恩在53岁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古德哈特活到70岁。虽然他晚年发福,变得迟钝,讣告上仍然盛赞他是民权运动的英雄。
心理学研究大多强调区分健康和疾病。“社会焦虑障碍”和害羞是不同的。抑郁被认为是一种认知错误。相比之下,韦兰特的工作把健康和疾病视为共同空间中的不同气候。 “多数所谓的精神疾病,”韦兰特写道,“只是反映了我们‘不明智’的防御机制部署。如果我们正确使用防御,就会被认为是精神健康、幽默、尽职、有创造性、无私的个体。如果我们错误使用防御,心理学家就会将我们诊断为病人;邻居会认为我们不好相处,社会会给我们贴上不道德的标签。”
这些观点是在长期漫长过程中形成的。而医生们注重于解决某个时期的问题,相比之下,韦兰特就像个传记作家,试图理解整个人生———或者说他看得更远,视野更广阔,更像试图总结一个时代的人类学家或博物学家。他说,好消息是,疾病———和人一样———有一个“自然发展史。”毕竟“病态”防御在蹒跚学步的幼童中相当普遍;儿童时期的心理防御机制大多是“不成熟”的。它们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在青少年时代,格兰特研究的对象比成年后更容易使用不成熟防御,但在中年后,他们更可能使用成熟防御———这样的进化过程持续到老年。韦兰特发现,在50岁至75岁时,无私和幽默越来越普及,而不成熟的防御日益罕见。
这意味着,单单窥探人生中的某一个时刻或片段往往会造成误导。一个20岁的无私模范也许是一个情感天才,也许只是一个比同辈们更擅长逃避现实的人。另一方面,一个20岁出头的人如果表现出令人无法理解的伤感,他也许正在大步朝成熟迈进。
比如格兰特研究对象中有个“戈德弗雷·米诺特·卡米尔医生”,他是个爱惹麻烦的年轻人,老是在哈佛大学医务室抱怨自己有这种那种暧昧症状,校医宣布说,“这个男孩正在朝神经病发展。”他生长在一个缺少关爱的环境中,6岁前一直独自一个人吃饭,回忆自己的孤独,他总是滔滔不绝,措辞让人心碎。一名研究者建议他说:“如果滑落到绳子的末端,那么就打个结,继续支撑下去。”他回答说,“但是结早就打了,我撑了那么久。”从医学院毕业后,他曾尝试自杀。
在心理治疗和时间的帮助下,他的忧郁症减轻,开始显露“转移”防御,即是把注意力从痛苦的根源转移到其他地方。当他的姐姐去世后,他把一份解剖报告邮寄给格兰特研究办公室,还留下一张便签说,他希望这份报告能成为“一条新闻”。当另一位家庭成员去世后,他报告说:“我得到了母亲留给我的遗产。”
对卡米尔而言,这种注意力的“转移”似乎是一种防御进步。35岁时,他因为感染在医院里住了14个月,得到他所谓的精神上的大彻大悟。他写道,“有个名字打头字母是S的人很关心我。”后来,他成为一名精神病医生,把自己的需要转变成服务。他说他喜欢心理治疗“既疏远又亲近”的感觉———并且还能获得经济报酬。韦兰特评价说,“最后,在40岁时,愿望终于变成行为。”
在2002年出版的《优雅地老去》(A gingW ell)一书里,韦兰特又谈到这名男子的故事。这次他给他取了一个不同的名字———特德·默顿。(韦兰特的书中,研究对象们都有华丽的假名,比如贺瑞斯·兰姆、弗雷德里克·莱恩、比尔·洛曼,等等。)韦兰特试图用默顿的例子说明,成熟的适应好比人生的炼金术师,有着把感情危机、痛苦锻造成良好人际关系、创造力和成就的神奇力量。“这样的机制,如果打一个比方,就像牡蛎遇到入侵的沙粒,最终却能把沙粒转变成夺目的珍珠。”他写道,“人也会面对各种干扰和侵袭,无意识地发起反击,激发出有创造性的行为。但”创造性“并不等于安逸。55岁至60岁时,默顿又患上严重抑郁症。第一次他需要住院治疗。第二次发病正巧碰上离婚。他失去了”妻子、存款、工作,甚至还有职业上的朋友。“
研究对象158号
158号是一个来自蓝领阶级家庭的性格温柔的英俊男孩。给研究人员留下乐观、沉稳、外向的印象。心理医生在报告中写道:“我的感觉是,这个孩子将会成长为正常、适应性强———活跃、积极向上的成年人。”
大学毕业后,158号继续学业深造,开始攀登事业的高峰。他娶了一个可爱的女孩,两人常一起演奏钢琴。最后他们有了5个孩子。当问到他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时。他回答,“我感觉不像在工作,而是兴趣所在。我知道真正的工作是什么样的。”25岁时,当被问到,“是否有任何个人问题感情冲突,”他回答,“没有。”根据档案上看,他是个聪明、理智、勤勉的人。“这个人总是用一张笑脸面对世界,”1949年,心理医生在家访后总结说。根据当年的调查问卷,他得到一种“感觉……158号在工作上并非觉得一切尽如人意。”但是,他没有抱怨。在第25次哈佛校友会上,韦兰特在和他见面后评价说“是个沉稳的人。”
两年后,49岁的他已经掌管着一家重要机构。然而职业的压力却让他不堪重负。当被要求简短评价目前工作时,他写道:“要对一切负责,一切错都算到我头上。无论干什么都是错的。好像狩猎场里任人宰割的鸭子。只要是只鸭子,哪一只都一样。”除了工作上的麻烦之外,他的母亲患上中风,妻子被诊断患了癌症。3年后,他不得不提前辞职,以免被炒鱿鱼的羞辱。那年他52岁。从此再没有工作,回家靠股票和退休金养老。
7年之后,韦兰特再次采访158 号,感觉到“他依然对自己的被迫辞职耿耿于怀。”4年后,两人再次重提这个话题,他依然愤愤不平。又过了4年,情况依旧,“似乎对于他,时间停止了在他辞职的那一刻。”韦兰特写道,他的第一个妻子已经去世,他对待第二个妻子就像对待“一只穿旧的鞋。”
但158号认为自己是快乐的。 74岁时,他再次收到问卷调查,其中一道题目是:“你是否曾经陷入人生低谷,觉得什么都无法让你振作起来?”选择答案有“一直、有时候、从未。”他回答,“从未”。另一题问,“你是否觉得平静安宁?”他回答“一直”。两年后,问卷又问,“许多人希望随着年龄增长变得更有智慧。是否能举例说明你从生活中学到的智慧?”他回答说,童年患过小儿麻痹症和白喉,病愈后,他学会了“永远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期待失败。如果失败来临,不要哭。”
随着人的年龄增加,是什么让他们能继续工作,继续去爱?当格兰特研究的对象纷纷退休。韦兰特已经追踪他们有1/4个世纪,至此,他已经找到预测健康老去(心理和身体上)的7大因素。除了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外。其他因素包括:教育、稳定的婚姻、不吸烟、不酗酒、适当运动、健康的体重。在106名研究对象中,50岁时,符合上述5至6个因素的人之中有一半在80岁时过得“健康而快乐”,只有7.5%觉得“悲惨而病弱”。与此同时,50岁时,上述因素中只满足3个或更少的,到80岁时,无一人过得“健康快乐。”7个因素中,只符合3个或更少的人,即使在50岁时身体还很健壮,80岁时死亡的几率却比符合5个因素以上的人高了3倍。
哪些因素是不重要的?韦兰特在分析后得出一些惊人的发现。50岁时的胆固醇水平和老年的健康毫无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和大学时代及青年时期的心理评价有很大关系,但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童年的性情似乎也没有任何预见作用:害羞、忧虑的孩子在青少年和成年初期可能比较难过,但到70岁后可以和外向孩子过得一样健康快乐。韦兰特总结说:“如果你跟踪调查的时间足够长,就会发现决定健康生活的因素也在改变。在一定年龄你需要注意自己的胆固醇水平,一定年龄段后可以完全忽视。”
格兰特研究还发现了其它一些惊人结论。通过大学时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后期生活的心理健康,远远比预测身体健康更加准确。抑郁症确实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在50岁被诊断患有抑郁症的人中,超过70%在63岁时或已死亡或者重病缠身。此外,相比乐观者,悲观者的身体更容易生病,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他们较少和他人交往,或不擅长照顾自己。
在格兰特研究对象中,80%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使韦兰特得以研究战争对人生的影响。那些曾经历恶战,从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人更容易患慢性疾病,并比那些未曾参加战斗或未曾遭遇激烈战事的人寿命较短。战场上受伤的严重程度可以精确预计未来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可能性,这听上去似乎显而易见,但驳斥了PTSD只是原有心理毛病受刺激后被呈现出来的理论。韦兰特还发现,根据最初采访时心理学家对研究对象性格的判断,能相当准确地推测他未来会成为民主党(性格特征包括敏感、有修养、自省)还是共和党(实际、有条理)“。
酗酒是韦兰特感兴趣的话题之一。目睹一个个的案例后,他发现,酗酒在多数情况下是事情的起因,而非结果。“人们常说,‘那个可怜的人,老婆离开后他开始酗酒。”韦兰特说,“但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实际情况是,他先开始酗酒,然后他老婆才离开。”韦兰特就这个题目专门写了一本书《酗酒的自然史》。
韦兰特另一个主要兴趣是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他写道,“比智力或父母的阶级地位更能决定老年的幸福。”温暖的人际关系是必须的———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那么还可以从兄弟姐妹、朋友、导师哪里获得关爱。韦兰特发现,一个男人在47岁时的人际关系,比“防御机制”之外的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能预见未来的生活是否幸福。良好的兄弟姐妹关系作用似乎尤其强大:65岁时生活健康幸福的男人中93%有一个关系密切的姐
妹或兄弟。2008年3月,韦兰特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你从格兰特研究的对象身上学到了什么?”他回答:“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你和其他人的关系。”
纵向调查由于资金断流,研究对象失踪等等原因很少能保质保量地坚持下去。而韦兰特通过联邦津贴、私人捐款等方式确保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每5年进行一次体检,每15年进行当面访问。从一开始就参与该研究的社会工作者刘易斯·戴维斯一直帮助研究对象的持续参与,事实上说服他们并不困难。格兰特研究的对象们以参与这个社会科学实验为傲。
韦兰特还接管了另一项研究。它开始于1939年,由犯罪学家谢尔顿和埃莉诺·格鲁克夫妇创立,研究对象是波士顿贫民区一群少年犯。与之对比的还有另外一群非少年犯,但两组孩子成长环境相似,家庭贫困,父母都是外国出生的第一代移民。上世纪70年代,韦兰特和他的手下找到了大多数非少年犯,因此,今天哈佛大学的成人发展研究包括两个团体:“格兰特小组”和“格鲁克小组”。韦兰特还采访了曾参与斯坦福特曼研究的工作人员。特曼研究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追踪加利福尼亚一群高智商小孩。
和格兰特的数据不同,格鲁克研究显示,童年时代的勤勉程度———比如是否打工、是否参加学校俱乐部或者体育运动队———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能预言成年后的精神健康状况。“我们做什么,”韦兰特总结说,“会影响我们如何感觉,反之亦然。”
有趣的是,虽然格鲁克小组比格兰特小组成为酒鬼的可能性高出50%.但他们最终戒酒的可能性也更高。“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韦兰特说,“睡在高架桥下更容易让人意识到他是个酒鬼,而每天在私人俱乐部喝得烂醉如泥的人却难得有这样的自知之明。”
韦兰特试图尽量忽略两组人的差异。比如,他承认,虽然格鲁克小组成员在68岁至70岁时的死亡率已经相当于78岁至80岁的哈佛小组成员,但这个差异主要是教育程度低、肥胖、酗酒、吸烟所造成的。“当这4个变数得到控制,”他说,“相对地他们父母所属的阶层、智力和目前收入状况并不重要。”但是,这些都是很难“控制”的变数。韦兰特指出,70岁时,受过大学教育的格鲁克小组成员和哈佛毕业生一样健康。但是,只有29名格鲁克小组成员读完大学,仅占6%.
经过了如此长的岁月,格兰特研究见证了医学和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每个时期关注的重点和研究方式都不相同。上世纪30年代,阿里·博克的工作受到“体质医学” 运动的影响。50年代中期,查尔斯·麦克阿瑟接管后,主要关心通过心理测试如何帮助人们找到适合他们的职业。韦兰特用统计法求证心理学理论,反映了60年代末的学术时尚。
当弗洛伊德被生物精神病学和认知心理学所取代,韦兰特的工作也面临危机。但是到90年代末,“正向心理学”的潮流让他的研究起死回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推动下,正向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幸福生活”主张被学术界和公众所接受。韦兰特成为这一领域的“教父”。他比其他人更早提出,心理学不仅能治愈疾病,也能改善普通人的生活。但在许多方面,他在这场运动中的角色就像个捣蛋分子。去年10月,他给塞利格曼的学生作演讲,谈正面情绪———敬畏、爱、同情、感恩、宽恕、愉悦、希望和信任———的力量。“幸福指南说,‘尝试幸福,你会发现这样做比痛苦更舒服’,这样说绝对没有错。”他告诉同学们。但是,为什么人们会告诉心理医生,他们会故意穿过马路,回避一个昨天才表扬过他的人?
事实上,韦兰特解释说,相比负面情绪,正面情绪让我们更脆弱。一个原因是,正面情绪是针对未来的。而恐惧、悲伤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保护我们免于攻击,或在痛苦的时候博得同情。感恩、愉悦的情绪,长期来看可以为我们换来健康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但短期内却会将我们置于风险之下。这是因为,负面情绪可能伤人,正面情绪却可能被人所伤,被拒绝,导致心碎。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讲了一个故事。主角是一名格兰特研究对象。一名医生,深受爱戴的丈夫和父亲。“在他70岁生日时,”韦兰特说,“他刚退休,结束行医生涯。他的妻子悄悄联系了他的许多病人,问他们‘你能给我丈夫写一封感谢信吗?’ 不久,她就收到100封充满深情厚意,附带着照片的感谢信。她把它们装进一个漂亮的盒子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丈夫。”8年后,韦兰特采访这位医生时,他把盒子从书架上取下来,对韦兰特说,“乔治,我不知道你会怎么看这个,”男人说着哭了起来,“但我是永远不会读它们的。”韦兰特总结说,“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容忍被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转B06版)
研究幸福的科学家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结论: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金钱并不能让我们更快乐;婚姻和信仰可让人更幸福(也可能是恰好相反:幸福的人更容易结婚或有信仰);天生的幸福“基点”———一个人多数时候的快乐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但非绝对)决定我们幸福与否。
书店货架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幸福生活指南”。但是,幸福到底是什么意思?过去 30年,在全球幸福生活调查中,丹麦一直高居榜首。但丹麦人看上去并非乐呵呵的类型。如果问一个美国人“最近过得怎么样?”,他大多会说,“挺好。”如果问一个丹麦人,你会听到,“还可能比现在更糟。”“丹麦人通常对未来期待不高(很现实)。”一群丹麦学者总结说,“结果,年复一年,他们惊讶地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比他们预料糟糕。”
当然,研究幸福的科学家也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结论: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金钱并不能让我们更快乐;婚姻和信仰可让人更幸福(也可能是恰好相反:幸福的人更容易结婚或有信仰);天生的幸福“基点”———一个人多数时候的快乐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但非绝对)决定我们幸福与否。但是,为什么自我感觉最幸福的国家,自杀率也是最高的?为什么一方面养育孩子被认为辛苦讨厌的差事,另一方面,人们却认为子女是他们最大的快乐源泉?科学家们依然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研究对象218号
第一眼看上去,218号堪称格兰特研究的楷模。根据韦兰特医生的精神健康“十项全能”测评———18岁至80岁期间对心理素质进行的10个方面的评估,包括21岁至29岁评定的个性稳定性;70岁时评定的社会支持度———218号在各个方面都遥遥领先。
他的秘诀究竟是什么?是钢铁般的意志力?在大学一次事故后,他打着背部夹板回到校园,看上去依然乐观健康。他在感情上似乎也有着超常的坚韧。13岁时,他的母亲和父亲最好的朋友私奔。一年后两人重归于好,但是依然争吵不断,最后还是不欢而散。社会工作者家访时,他轻描淡写地提到父母的离异说,“这没什么,就好像电影里演的一样。有一天我也想尝试闹点婚姻问题。”
二战期间,218号参与了一项重要的武器研究,战后,他研究生毕业,然后结婚。岁月流逝,他和妻子的感情日益深厚。他母亲却一直是个问题人物,后来被诊断患有狂躁抑郁症,多次入院接受电疗。除了这一点不和谐之外,他似乎和生命中其他重要人物都相处融洽,并对外祖父有着尤其深厚的感情。
他的档案显示,他人生中唯一的小小遗憾是职业选择。大学时代,他憧憬未来要赚大钱,另一方面又怀疑也许当医生更有前途。战后,他觉得自己对金钱不再像从前一样执着。33岁时,他在调查问卷中说,“如果能够重来一遍,我确信自己应该当医生———但现在太晚了。”44岁时,他卖掉了自己的公司,考虑是否去高中教书。他似乎觉得“他这辈子对人类没有做过真正的贡献。”74岁时,他再次重申,如果可以重活一次,会选择行医。事实上,他的父亲曾建议他当医生,以此逃避兵役。结果适得其反,他偏偏选择了另一条路。
1987 年,63岁的218号在问卷中写道,“也许我在骗自己,但我不希望改变生活中任何东西。”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否在自欺欺人。他自己也无从知道。根据韦兰特医生的心理适应理论。我们对付现实的方法是扭曲现实,只不过我们在无意识地这样做。一旦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会有一大堆更多的问题冒出来。
218 号似乎从未有过这样的烦恼。当被问到“是否有什么信仰、哲学理论帮助他度过人生困难?”他回答说,“这很难回答,因为,我不是个爱自省的人。但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可以说一种哲学)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大不了的,或者像《圣经·传道书》中说的一切都是‘捕风捉影’,反正,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事情让我觉得痛不欲生。”
研究对象47号
他是个典型的反英雄,是个破坏分子。从个人档案的第一页看,他就是个性格让人侧目的人物。在社会工作者的办公室里,他笑得旁若无人,一边还使劲拍打扶手椅。采访他的人刘易斯·格利高里在档案中写道,“他似乎觉得‘家庭特质’很可笑。他有一种让人愉快的即兴式幽默……很有感染力。”他自己在问卷中说“如果你对我的家人说我是个‘正常孩子’,他们会笑掉大牙。”
他逃避战争,拒绝服兵役。在1946年的调查问卷中写道,“我回答了太多问题,现在我想问你们这些家伙几个问题。你们凭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应社会“?幸福?满足?充满希望?如果这些人拼命去适应一个注定要在未来几十年里把这个世界毁掉的社会,那么该去如何看待这些适应者?”
他结婚早,干过各种零工,还曾经去一家医院当实验“小白鼠”,研究题目是“遭遇海难后人的生存”。那时候他对医院精神科病房里住的“疯子”倍感兴趣,思索着能否逃脱“W A SP茧子”的束缚。后来他进入公共关系行业,生下3个孩子。
他说想当个作家,但那似乎只是个遥不可及的美梦。他开始酗酒。在大学时,他是无酒精派对的灵魂人物。1 9 4 8年,他开始喝葡萄酒。1951年,他养成不时小饮一杯的习惯。到了1964年,他在问卷调查中写道,“我吃得太多,抽烟太多,喝酒太多,喝咖啡太多,运动太少,得尽快改变这个状况。”另一方面,他又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害怕改变习惯会打破平衡。“对于一个神经质的人,我算是适应良好的了。”
离婚后,他搬迁到大陆另一头,第二次结婚又离婚———他为情妇离开了第二个老婆,情妇又离开了他———接着他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然后他开始写作,成了全职作家。格兰特研究的问卷调查上也留下他的不少出众笔墨。有道问题是,“什么信仰支撑你走过艰难时光?”他写道,“重要的是爱和尝试,哪怕爱和尝试的结果很蠢、白费劲,或者根本看不到一丝痕迹。”当被问到格兰特研究对他的影响,他回答,“只是多一个证据说明,我是上帝的宠儿,不过,我其实不再需要这样的证据,多谢。”
上世纪70年代初,韦兰特医生登门拜访。那时47号住在一间狭小的公寓里。房间里有一张旧沙发,一台破打字机、满水槽脏碗碟。他再次问韦兰特,他对“正常” 的定义是什么。他说他最喜欢《悲哀与怜悯》(T heSorrow andthe Pity)这部影片。在片中,格兰特研究所定义的“正常人”都和纳粹狼狈为奸,而“怪人和同性恋却加入了抵抗军。”他建议韦兰特医生去读一读约瑟夫·海勒的书,了解一下传统成功商人的悲哀。
韦兰特在他的笔记中写道,47号“的精神状态似乎自相矛盾。”显然他患有忧郁症,但看上去却精力充沛,洋洋自得。“在战争年代,他也许能成为抵抗军领袖,他似乎确实是个无拘无束的自由人。”好奇的韦兰特将自己的部分手稿寄给47号,征求他的意见。他答复说,“数据部分引人入胜,分析手段非常复杂。但最终的判断和结论过于简单。”
“我的意思是,我可以想象某个可怜的王八蛋达到了你所定义的成功标准,……退休后移居风景宜人的热带,整日盯着窗外的海洋,等待下一次心脏病发作,一边思考他这辈子到底少了些什么。一个人在临死前一刻,带着满足的微笑想,”哇,我这辈子算得上物尽其用了。“另一个人在死前还念念不忘地想坐时光机器回去完成某个未竟事业。这两种人生又有什么区别?”
218号后来成为勤奋高产的作家、一位重要的同性恋权利斗士。晚年,他和父母、子女、前妻的关系得到改善。他养成了散步的习惯,依然嗜酒。他解释说,拴了一天,晚上也该把狗放出来遛一下。
1981 年,格兰特研究的问卷调查问“如果你的人生可以重来,你是否有什么问题需要求助于人,如果有,会寻求谁的帮助?”他回答,“我已经认识到,‘帮助’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但没有用还添乱。你能相信阿里·博克会怎样帮助我吗?所谓的‘以帮助人为职业的专家’通常是主流文化追随者,比如牧师和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和韦兰特除外)。”
与此同时,韦兰特医生在记录中这样评价47号:“我的头脑中还在争论,我无法预知他是否特例,他能否打破所有精神健康规则,酗酒如命依然得到善终,或者最终以悲剧收场。只有时间能够得出结论。”韦兰特劝他戒酒。不久他摔下楼梯死了,死时64岁。验尸报告说他血液里酒精浓度极高。
说到适应人生,47号像侦探小说一样让人无法猜测结局。韦兰特仰慕他的无私、高尚和雄辩。但也担心“他和死亡、自杀、贫困走得太近”。他反驳说,“当然,死亡是最准确的预测……见鬼,你收到这封信时,我可能已经死了。如果不幸言中,让所有人知道……尤其在人生的最后5年 ———‘我肯定是透彻地活过了!’”
幸福的生活有标准吗?我们能否笼统地评价说,谁谁谁曾拥有“幸福的人生”?有时候,韦兰特像科学家一样冷静地陈述事实。在《人生适应》一书里,他写道,“作为发现真相的途径,实验当然比直觉准确。”更多的时候,他喜欢从文学和哲学的角度看问题。在同一个段落里,他写道,“他们的人生对于科学研究而言太人性化,对统计数字而言太优美,对医学诊断而言太悲伤。”在一次对话中,他形容格兰特研究的文档就像几百部《卡拉马佐夫兄弟》。后来我问他,人是否会改变。他的研究教给我们什么样的幸福生活道理。他回答,“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来波士顿,读一读这些俄罗斯小说?”
确实,人生———无论是戏剧化的,可悲的,让人深省的,还是疲惫透支的———有其独特的振动频率,数据和图标是永远无法与之同步的。透过那些记录在泛黄纸张上的文字,似乎能听到这些男人的声音,看到岁月流逝时代的变迁(他们投了谁的票,杜威还是杜鲁门?你如何看待今天的学生示威、嬉皮士和吸毒问题?),看到秘密曝光(有一个人直到70年代末才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像这样深度而私密的人生报告确实够得上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题材。
文:Joshua Wolf Shenk
2009年6月8日星期一
植物与微生物的认知?
植物与微生物的学习用心理学的术语似乎可以与条件反射、神经网络学习等联系起来,他们都是可以用计算机去模拟的。问题就来了。既然他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那么他们是不是有认知呢?显然,如果简单地把认知定义为计算机,那么植物与微生物也就有认知了。但这与常识相左(虽然有人可以说与常识相左有什么不对的)。
Science news报道了一些生物学家认为植物也有认知,他们认为没有大脑也可以产生行为。如果你经常看科教节目,会发现植物的行为通过慢速摄影能够表现出来,即2-3天内拍摄后快速播放。植物确实能动的。而新闻所说的行为之一就是这种类型。虽然植物生理学上告诉我们植物并没有什么神经系统,但是他们也有外在的所谓“行为”变化,怎么解释呢?
微生物也有行为,至少按照这个播客所说,他们也有合作、记忆等。
上面的所谓行为人类也有。但显然,人类还有很多其他行为他们没有。
认知学派上有两个派别,一为强人工智能,一为弱人工智能。前者倡导所有的认知都是可计算的,而后者倡导至少部分认知是可计算的。在解决上面的conflict时,个人以为比较有用。
认知心理学发展到今天,认知神经科学的出现已经说明大脑作为所谓神经湿件,部分确实是可计算的。但是还有更多的东西无法模拟,人格也好、情绪也好,至少目前不能模拟出来。这样来说,植物、微生物所具有的认知仅仅是可计算的,而人类的大部分认知功能却是不可计算的。因此而言,认知这个含义似乎早就扩大了。
2009年6月6日星期六
特辑:增强认知的方式:药物/行为
6. Lynch's Law of Neuroceuticals
When data from biochips and brain imaging are combined they will e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ceuticals. Neuroceuticals are tools that will reduce the severity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improve mental health.
Neuroceuticals can be broadly categorized into three classes:Cogniceuticals, Emoticeuticals, and Sensoceuticals.
即认知药物、情绪药物和感官药物。
但是,认知增强药物在所有方式中似乎引发的问题最多。神经人类学博客对这些情况做了报道。例如认知增强药物Adderall(安非他明缓释制剂)会引起幻觉、恶心、头疼、抑郁等。它还介绍了支持使用与反对使用这些药物的两派观点。似乎使用不使用这类药物已经不是科学的问题了,演变成药物滥用还是帮助人们提升Zack Lynch所谓neuro-competence的文化问题了。
那么,这些问题有解么?当然有解。增强认知的方式不只是药物。
国内的学者唐一源和注意研究的大师Posner最近在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上发表了一篇综述,对提升认知的行为方式做了粗略的分类。一种被称为注意训练(attentional training,简称AT);另一种被称为注意状态训练(attentional state training,简称AST)。
学者对这两种方式的特点做了总结,挺清楚的。转载如下:
AT
• Trains executive attention networks
• Requires directed attention and effortful control
• Targets non-autonomic control systems
• Produces mental fatigue easily
• Training transfers to other cognitive abilities
AST
• Produces changes of body-mind state
• Requires effortful control (early stage) and effortless exercise (later)
• Involves the autonomic system
• Aims at achieving a relaxed and balanced state
• Training transfers to cognition, emotion and social behaviors
两种训练涉及的脑区都包括前部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最后,总结者也提到通过体育锻炼(A.F. Kramer and K.I. Erickson, Capitalizing on cortical plasticity: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cognition and brain function, Trends Cogn. Sci. 11 (2007), pp. 342–348.)和音乐学习(E.G. Schellenberg, Music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Psychol. Sci. 14 (2004), pp. 317–320.)也能提升认知能力。
所以,增强认知的方式可以包括:药物、计算机训练、类冥想方式、体育锻炼与音乐。原来如此。
2009年6月4日星期四
复数更新
- 美国研究者Thaler是决策研究与行为金融学的开山鼻祖,出版了nudge。该书是亚马逊上的畅销书,通过豆友了解到被美国政府所用。他个人成立了一家金融公司,倡导所谓behavioral portfolio(行为投资组合)。
- Neuroscan科学家Seed创办EEG+各种行为技术(例如眼动)的市场研究公司http://www.sandsresearch.com/
- 最后一刻07探讨了DARPA制造超级士兵的过程,DARPA意欲制造该类士兵希望通过动物实验来实现。方法是向amygdala注射某种物质,使得amygdala的size变大,fiber变粗壮。从而使得他们对恐惧或其他侵犯性表示具有更大更快速的反应倾向。
副作用:改变手性、头痛
研究人员提到中国、俄罗斯都在做相关的研究。
但是有一位外包生物科技公司雇佣的科学家为了让实验加快进行,额外雇佣了一位患有PTSD的归国士兵。谎称治疗PTSD,事实上利用该人类被试来测试超级士兵的神经增强药物效果。
导致了一系列意外。主人公与女主人公一起去解开这些意外,让违规的科学家被法律制裁。但DARPA的研究仍然在继续。。。。。
神经药物包括三种:认知增强药物、情感增强药物、感觉增强药物。
根据美国政府的一则报告,感觉增强药物会被首先使用(请见neurosociety群组中的文件)。
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
VR Game cogntive finess?
2002年Psychological Inquiry上,有出过专刊讨论VR技术在社会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相比传统实验心理学呆板的刺激来说,VR技术增加了研究刺激的生态效度。在记忆心理学中,我也有看到过文献用它研究前瞻记忆。它的另一个好处是因变量多了,可以测手部动作。我差点被它测量手部的6个坐标给弄昏了。。。好像也有听说德国马普研究所利用它结合fMRI+ERP来做实验,好牛啊,还有好有钱啊。
VR很贵,这个仪器仅仅用来做实验未免太浪费了。于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出一些虚拟现实3D游戏(是游戏哦,不是普通的场景)来治疗疾病?哪怕仅仅是心理疾病和认知锻炼?
第5届健康游戏软件(game for health)会议马上要在波士顿召开了。有关的讨论早就开始了。Healthcare IT guy博客写了篇推广文章,我研究了下,有关VR Game cogntive finess的论点很有趣。
通过3D游戏(例如HopeLab的产品Re-Mission,主角扮演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游走,很有趣,说不定海盗湾上有)训练,一些癌症病人似乎比控制组在某些方面(例如血压)有所好转。
至于说通过类似的东西来增加cognitive fitness(这是对心理学重要的领域),他并没有说太多,但是言辞之间也透露出这个领域正在发展中。
VR的应用相信会进一步地发展,并不只包括现在心理学研究的简单场景,而是一个类似于魔兽世界/第二人生的游戏世界,在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不说了,去找Re-Mission了,看看能不能下了。
BTW
1. 纳米机器人是很神奇的技术,早就被我盯上了,可惜现在的新闻稿里也没类似的新技术了,可能过段时间就早先的稿子来写点东西吧,主要是targeted drug delivery。
2.严肃游戏组织或许有更多这方面的信息,网址https://www.seriousgames.org/(穿墙)
附:Re-Mission图片
让我们来试试怎么吃声音吧
心理学上著名的记忆超人俄罗斯记者S.V.舍列舍夫斯基就是通过联觉来记忆的。这种人的能力是天生的,不能被复制。然而,现在有学者发现普通人身上也有联觉。他们希望通过这种研究来为餐厅就餐提供新的体验。
BBC给了我们启迪。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几个研究发现:人们会把东西的大小和特定的音高联系在一起(负相关,东西越大,音高越低),还会把表面上有更多棱角的东西与更高的音高联系起来。
现在他们与一位主厨合作,试图将这些研究结果付诸应用。我们以后会不会“听音乐”食物?
下面是些实验场景
Dots of a certain size match tones of a certain pitch. People associate the low-pitched sound with the larger dot
Particular shapes match tones of a certain pitch. People associate the high-pitched sound with the more angular shape
2009年5月28日星期四
A Broken Trust: Lessons from the Vaccine–Autism Wars
文中的科学家尝试给公众信息,证明麻疹(measle)疫苗不会引起自闭症。但是由于某些既得利益科学家将这个论点以危言耸听的方式(narrative,心理学上来说,就是具有创伤性的极端案例)传达给公众,那些有孩子的父母无论科学家再怎么严谨地评估相关论文(由一个独立专家小组评估几百篇相关论文)还是会相信自己的固有论点,即疫苗会引起自闭症。
结果这些孩子的父母不再让小孩接受麻疹疫苗注射,数据表明直接导致来年的感染率上升。
对于心理学来说,危言耸听的案例不会比这个案例少。例如NLP,它的宣传几乎全是impressive的个案。我们科学从业者或许应该尽自己的努力改变向公众提供专业意见时的叙述方式。这一点上,神经心理学的“病例”模式或许是一个相当好的方法。这方面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裂脑人”了。
Reference:
Gross L (2009) A Broken Trust: Lessons from the Vaccine–Autism Wars. PLoS Biol 7(5): e1000114. doi:10.1371/journal.pbio.1000114
2009年5月27日星期三
PlosOne:与音乐创造力倾向有关的基因
通过分析Seashore音乐能力测试(被试需要辨别两个不同的音,不同包括音高、节奏等乐理属性)、社会行为测试(利他主义测验)以及基因组数据,他们发现音乐能力、利他主义可能共享一个基因,即 AVPR1A。这与1989年一篇研究相左。AVPR1A被发现在亲密关系、利他主义上都可能有所贡献。经查,该基因位于人类第12对染色体上。位置示意图如下。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文献,还是蛮有趣的。
本文牵涉到的论文:
Ukkola, L., Onkamo, P., Raijas, P., Karma, K., & Järvelä, I. (2009). Musical Aptitude Is Associated with AVPR1A-Haplotypes PLoS ONE, 4 (5) DOI: 10.1371/journal.pone.0005534
Coon, H., & Carey, G. (1989).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musical ability in twins Behavior Genetics, 19 (2), 183-193 DOI: 10.1007/BF01065903
描述AVPR1A基因功能的文献是
Knafo A, Israel S, Darvasi A, Bachner-Melman R, Uzefovsky F, Cohen L, Feldman E, Lerer E, Laiba E, Raz Y, Nemanov L, Gritsenko I, Dina C, Agam G, Dean B, Bornstein G, Ebstein RP (2007).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llocation of funds in the dictator game associated with length of the arginine vasopressin 1a receptor RS3 promoter region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RS3 length and hippocampal mRNA". Genes Brain Behav. doi:10.1111/j.1601-183X.2007.00341.x. PMID 17696996.
"'Ruthlessness gene' discovered". Nature@News. April 2008. doi:10.1038/news.2008.738. "Dictatorial behaviour may be partly genetic, study suggests".
from Wiki
2009年5月26日星期二
微型生物工程机器人Virob
以色列第8届生命科学与技术会议上,来自马来西亚Kebangsaan大学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他们基于生物工程的微小机器人。
研究团队声称可以利用该机器人对身体内肿瘤进行微手术,同时还可以进行定点给药(targeted drug administration)。根据我不久前翻过的精神药理学,由于身体内的药物会有多个作用点,所以药效不好控制,但是定点给药似乎会抑制这种情况,使得副作用降低。
研究团队正在努力给机器人装上照相机、钳子等,拓展它的功能。
这种机器人看起来是纳米机器人的雏形。相比纳米机器人,它的体积还是太大,要达到分子级别才能被归类为纳米机器人。但是这样能够进行微手术的机器人技术出现也说明纳米机器人级别的研究正在涌现了。
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跟踪这个研究团队的网页。